top of page

佛法是什麼(六)

已更新:2019年8月29日

中陰身


  上次講到「中陰身」在半昏迷狀態,會走向它心念最記掛的地方,最喜愛的或是最憎恨的。如果它記掛的是一件物件,它就會附著於那物件上,如果它記掛的是一個人,就會徘徊在他身邊,假如這人是它憎恨的,則更會糾纏不放,這就是所謂「冤魂不散」了。那麼,「中陰身」到什麼時候才投胎呢?

  我用一個譬喻來說明投胎的現象。比如有個人很喜歡飲包裝檸檬茶,他死後就會流連在汽水檔,心思思想飲檸檬茶。想飲檸檬茶其實無問題,他飲飽了,放得下,覺得算啦,不再飲了,他就可以輪迴。但如果他飲多多都不滿足,甚至還追著汽水車走,那就有問題了。為什麼呢?原來「中陰身」的狀態是有期限的—七七四十九日。在四十九日內,如果它仍不輪迴的話,它就會漸漸甦醒,恢復記憶,生前的慾望相繼浮現,它就會愈來愈貪戀,愈難進入昏迷狀態,也就難以入胎了。為什麼要在昏迷狀態下才能入胎呢?這個稍後替你們分解。

  至於過渡期是四十九日,並不是迷信之談。这七七之数,内中是大有文章的。從科學的角度來說,這是指世間的能量,在「七七」的時限內有一定的演變。世間事物的變幻,其實都是能量演化,這個演化是有一個方程式,有一個「數」的。中國的術數、易經等,都是用這些「數」來推算世事的變化。這理論聽起來好像很深奧,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亦應用著這些方程式。譬如你從樹上摘下一個蘋果,如果你經驗豐富的話,你會知道它能存放幾多日就變壞。現今食物包裝上印的保鮮期限,証明了物質變化是有數得計的。既然物質變化有一定程序,精神體的變化亦一樣有它的程序—大家都是能量體嘛,而佛陀因為了知能量相狀,故此能夠告訴我們「中陰身」經過多少時間就會恢復記憶。

  「中陰身」經過四十九日仍不能入胎的話,就會進入一個「道」,佛教上稱之為「餓鬼道」,即所謂「鬼」。佛經上描述的餓鬼是咽喉如針,但肚子卻大得像個籮,這形相其實是一個比喻,表達鬼的痛苦。它的肚子大大的,需要吃很多很多食物,但咽喉這狹窄,每次都只能吞一點點東西,於是怎樣食也到飽足,而經常處於求不得苦的狀態中。

  世間是充滿欲望的,當我們心慾熾盛的時候,就產生求不得苦,想要的東西永遠都得不到。做人有求不得苦,做鬼,生前的慾望,死後更加得不到,因為鬼根本不能擁有物質!經過四十九日後,神識漸進清醒,以往的慾望全部都顯露出來,是愛恨交煎的,之前顯露的只是極愛與極恨的慾望,是沒有理念的(因為內心處於一個極度渴求的狀態中),佛經上稱這種慾望煎熬的含識為「餓鬼」。

  假如「中陰身」能放下它的慾望的話又會怎樣呢?比如上面檸檬茶例子,他找到了包裝檸檬茶,想飲但飲不到,因為沒有飲管。但實質她不用飲管也可以飲到的,物質根本不能障礙她這個「中陰身」,不過她生前慣用飲管,沒有飲管就不能飲了。這其實是心態的問題,我們覺得要,就有這個需求。而我說沒有飲管不是說笑,是有意義的。


  這裡要提的是—「鬼」其實是不需要物質的,它不用穿衣服也不需要吃東西。那麼,為什麼有些人說他們的先人顯靈,訴說要這樣要那樣呢?這就是「萬法唯心造」的道理了。如果你的先人生前認為鬼是需要衣服和食物的,死後亦會要求這些東西,燒衣紙就是一個好明顯的例子了。「鬼」其實不需要這些東西,你即使燒了它亦用不著,但為什麼它們又渴求這些,得不到就不心安呢?這就是思想問題了。中國人有燒衣紙的習慣,子女不給先人燒衣紙就被指為不孝,既然有這個思想,死後就有這個慾求。為什麼你不見外國鬼魂要衣紙呢?因為它們根本沒有這個思想。由此可知,要求燒衣紙只是心識問題。但注意你不要認為既然是心識問題就不理會先人的要求,因為它們仍未放下這心念,你不去滿足它們只會令它們不悅。那麼該怎樣做呢?你就要一邊燒衣紙給它們,一邊也要勸化它們了,這就是智慧方便啦!

  既然一切造作都是心念問題,鬼魂所顯現出來的樣貌,亦和它生前的思想有關。中國人的「鬼樣子」跟外國人的不一樣,就是因為中國人認為人死後會變成這個樣子的,故此,他們死後的形相亦要變成這個樣子。我們的識神純粹是一個能量體,這能量的出現是由思想支撐的,鬼魂的樣子顯示了它的思念。「鬼」的本體實質是一組能量,如果你能通靈,而你的通靈力又很淺薄的話,你只能看到一團能量光而已。假如你的力量強點,就會感到它的思念。如果這鬼魂的思念如同某個人一樣的話,它就會顯現出某個人的樣子。一些有通靈力而又害怕看見醜陋鬼魂的人,他可以經常意識所有鬼魂的樣子都是好看的,結果他看見的都是好看的鬼魂。我們將自己的思想改變後,對方在我們眼前呈現的相狀也改變了,其實做人一樣,換言之,鬼魂是無定相的,它是一種能量,而這能量被其本身的思想所支配,但它的思想是較弱的,你能夠用你的思想去改變它的形態。(注意:不是它的思想)不過,一些思念力很強的鬼魂,例如那些處於極度憤怒或怨恨的含識,它的思念比你強,你就不能改變它的形態,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冤魂或是厲鬼。由於這類鬼魂的思念力強,它所積聚的能量亦很厚,很有質量感,故此它們是很容易就顯現出來的。我在不搞迷信、講鬼話,而是用理體去分析「鬼」這一個現象。你亦知道其實不用懼怕鬼魂,它們只是一團能量而已。

  現在再講上面檸檬茶例子,當他見到包裝檸檬茶,但找不到飲管,他覺得:「唉,想飲又飲不到,算啦,不再飲了!」他一放下這慾念時(當然最好就是看破世情是幻有),就會霎時間進入全昏迷狀態。為什麼呢?我說過人死後,他的精神體應該是全昏迷的,但因為有慾念的支撐而形成它處於一個半昏迷狀態下活動。所以,一旦它放下這支撐著它的慾望時,這能量體的活動就止息而進入絕對平和的狀態。這情況可以用日常生活來比例一下:比如你連日趕貨,當你捱了幾個通宵後,整個人已變得麻木,思想一片模糊,只知道跟著你當時的慾念走—趕貨、趕貨、趕貨,這時可說是處於一個半昏迷狀態中,一旦貨做好了,一切都妥當了,那時你會怎樣呢?立即休息啦,是嗎?那時其實是很舒服,很安詳自在的,心頭大石放下了,人也就鬆弛,思想亦極之平復。

  當中陰身進入一個絕對平和狀態時,就會入胎。為什麼要在這狀態才能入胎呢?不回復平和的話,就會墮落鬼道,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它們早日放下呢?這些問題待下次給你們解答。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佛法是什麼(一)

人生意義 各位善知識,我想藉著每星期二晚上佛學講座的因緣,向各位介紹一下佛教的意義。學佛是什麼一回事呢?而佛法的主旨和意義何在? 佛教的主旨在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理。在這裡我先談談「人生」。人生於世,有種種的喜怒哀樂;有所謂「見思煩惱」—我們看見世間的各種現象,觸發不同的思念,...

 
 
 
佛法是什麼(二)

宇宙空有 探討人性的本質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我國歷來如儒家思想等種種學說,亦在追尋人之初,到底是「性本善」還是「性本惡」?也有些學者認為人性是非善非惡,亦善亦惡。但當你聽過師父說的「明心見性」後,就會非常肯定地體會,人之初的本性是怎樣的,我們的本體是怎樣的,是善抑或是惡呢?...

 
 
 
佛法是什麼(三)

因緣果 在佛法中,有所謂因果輪迴的學說。何謂因果輪迴呢?就是說,這世間所有的事事物物,都是由「因」和「緣」—(即原因和條件)的和合所造成的,而因緣的聚散又不斷地產生另外的因緣,這永無止息的因、緣、因、緣、……就演變成世間的種種現象,無數的因、緣組成這世間的所有事物。如果把這...

 
 
 

留言


©2019 觀自在學會
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
bottom of page